2016年3月31日下午,永利集團3044am官方入口和化生學院聯合主辦的“理學之美”青年論壇第三十七講在永利集團3044am官方入口理化樓401教室成功舉辦。中科院理化所王樹濤研究員出席,并做了題為“可控細胞粘附界面”的學術報告。
王樹濤研究員在著名科學家江雷院士直接領導下開展仿生材料方面的研究工作多年。2014年,他輔助江院士在理化所成立了仿生智能界面材料研究組并負責主要工作。王樹濤研究員曾入選國家杰青、國家“萬人計劃”青年拔尖人才以及“引進國外杰出青年人才計劃”。他主要從事仿生多尺度粘附可控界面材料的研究,如抗粘附界面材料、高效生物識別粘附界面和器件以及疾病早期診斷等方面的研究。率先提出“結構匹配與分子識別”協同的生物識別粘附效應,并用于癌癥檢測,比傳統細胞分離方法靈敏度提高1000倍,因此獲2010年世界科技獎提名。發表SCI論文140余篇,其中包括Angew. Chem.(9篇)、Adv. Mater.(20篇)、JACS (2篇)、Nat. Protocol.(1篇),他引4200余次,H因子39。授權中國專利8項,美國專利2項。并先后在Chemical Review, Chemical Society Review, Annual Review等多家國際著名雜志發表邀請綜述,英文專著3章。研究成果多次被Nature, Nature medicine等期刊亮點報道。被Nature Chemistry的“The Sceptical Chemist”、Asia-Pacific Biothech News的“People Watch”、China Science Daily等做了人物專訪報道。
報告中,王樹濤研究員圍繞多尺度生物界面化學及界面粘附性質的調控過程,提出“結構識別與分子識別”協同的生物識別粘附效應。研究以癌癥早期診斷為導向,結合抗粘附界面材料和高效生物識別粘附器件,從檢測人體血液中癌細胞入手,闡述了其科研團隊近年來取得的一系列工作進展,并通過不同粘附界面的研究,提出了界面結構對細胞特異性的關系,進而構筑了一系列高效特異細胞黏附界面,利用外場分子的無損調控,實現了刺激響應界面對細胞特異粘附和去粘附的響應,為重大疾病的檢測提供了新方法和新思路。
他的講座內容豐富、前沿深刻,報告結束后對大家的提問進行了詳細解答,并與從事相關細胞界面研究的師生進行了熱烈的學術探討。報告會的最后,永利集團3044am官方入口王榮明院長向王樹濤研究員贈送了本場講座的海報作為紀念。
經過此次學術報告,與會師生領略了青年杰出研究學者的風采,學習了學科學術前沿,擴展了材料和生物方向交叉研究領域的研究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