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6日下午,永利集團3044am官方入口趙志穩(wěn)博士和單艾嫻副教授于理化樓401,作題為“Local regularity for quasilinear parabolic equations with anisotropic weights”和“過渡金屬及其化合物異質結構的設計制備及電催化析氫性質研究”的學術報告。該報告為“德賢數(shù)理”青年人才學術沙龍第三十六期,永利集團官網(wǎng)多位師生參加了本次沙龍,本次沙龍由信息與計算科學系主任劉白羽和應用物理系主任和建剛主持。
趙志穩(wěn)博士和單艾嫻副教授先后作學術報告分享。趙志穩(wěn)博士就帶有各向異性加權的擬線性拋物方程解的局部正則性問題,首先介紹了橢圓和拋物方程弱解局部正則性方面的一系列重要結果。接著他講解了如何運用De Giorgi truncation method和Intrinsic scaling technique去研究帶有各向異性加權的擬線性拋物方程解的局部行為。趙志穩(wěn)博士最后表示,研究加權p-Laplace方程解在權退化點的漸近行為對預測高維空間中非線性絕緣傳導問題解的最優(yōu)梯度爆破速率具有重要意義。
單艾嫻副教授以國家“雙碳”戰(zhàn)略目標為背景,引出了當前氫能新能源研究的必要性和電催化制取綠氫技術的現(xiàn)狀、催化材料瓶頸問題和挑戰(zhàn)。隨后她詳細介紹了近年來在過渡金屬及其化合物異質結構催化劑的設計制備、結構表征及電催化析氫性能調控等研究方面取得的進展,特別是聚焦Pt-MoS2和MoO2-Ni3S2納米棒陣列兩種類型的異質結構納米材料,發(fā)展了高分辨像模擬分析異質結的界面原子構型的電子顯微學方法。最后單艾嫻副教授結合理論計算,揭示了異質結構催化劑的表面原子結構、界面原子構型、界面電子相互作用對電催化析氫性質影響的物理機理。
交流環(huán)節(jié)中,趙志穩(wěn)博士和單艾嫻副教授與在座師生分別圍繞加權問題在絕緣傳導問題中的應用、界面表征電子顯微學方法和不同環(huán)境條件下的電催化析氫反應機理等問題進行了詳細探討,學術沙龍最終在熱烈的掌聲中圓滿結束。
“德賢數(shù)理”青年人才學術沙龍在本學期將持續(xù)開展,邀請各學科領域優(yōu)秀青年教師分享學術前沿問題及學術成長發(fā)展道路。
第三十七期學術沙龍將于12月12日(星期四)上午10:00在理化樓401舉行,主講人王藝舒副教授,歡迎各位老師和同學屆時參加。
關注微信
管理登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