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介紹
系統學習物理學理論知識與實驗技術,進行科學研究系統鍛煉,培養學生扎實專業功底、積極創新意識、較高創新能力。
培養能夠在物理學及相關學科領域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創新型企業從事前沿科學研究的物理學家,或進行高新技術研發以及相關大科學工程管理的高級專門人才。
特色品牌:學校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聯合開辦“黃昆班”,旨在為國家培養半導體物理、半導體材料及半導體信息技術應用領域的拔尖創新人才,開展“大學-研究所-企業”產學研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黃昆班”深造率達到88%以上,其中50%的同學保送至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
專業特色和優勢
應用物理學專業獲批2020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擁有物理學一級學科博士點和碩士點、物理學博士后流動站。
物理專業師資力量雄厚。陳難先院士、鄭厚植院士擔任顧問。本學科形成了一支年齡結構合理、研究方向穩定、教學水平突出的師資隊伍。現有教師63人,其中正高19人(博導15人)、副高26人。包含“國家級人才計劃”2人,“北京市教學名師”1人,寶鋼優秀教師4人(其中特等獎1 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2人,北京市科技新星1人,高被引科學家1人,獲“博新計劃”支持1人,“青年人才托舉工程”2人,第一屆全國高等學校物理基礎課程青年教師講課比賽二等獎1人,北京高校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比賽一等獎2人、二等獎1人。
建成了包括國家工科物理基地、北京市高等學校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磁光電復合材料與界面科學北京市重點實驗室、北京市弱磁檢測及應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科技部材料模擬設計實驗室等國家級、省部級教學科研基地。擁有環境氣氛球差校正透射電鏡、國際先進的拉曼光譜實驗系統、國際先進的掃描電子顯微鏡、X射線衍射譜儀等先進的研究平臺為代表的物質分析計算平臺,設備總值約1億元。
主要課程
力學、電磁學、熱學、光學、原子物理學、理論力學、量子力學、熱力學與統計物理學、電動力學、固體物理、數學物理方法、數字電子技術、模擬電子技術等學科基礎課程;以及光電子技術、信息科學原理、光折變與光信息存儲、量子計算與量子信息、真空技術與薄膜物理、半導體物理、半導體器件與工藝、材料物理導論、傳感器原理、高等專業物理實驗等專業課程。
國際交流
與英國鄧迪大學建立了3+1+X本碩聯合培養模式;與加拿大滑鐵盧大學建立了2+2本科雙學位聯合培養模式;與日本東北大學、臺灣輔仁大學建立校際交換項目。
學生可申請國家留學基金委的優秀本科生國際交流項目。
未來發展
國內讀研:清華大學、北京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復旦大學、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永利集團3044am官方入口等,近五年深造率為68%。
出國(境)深造:斯坦福大學、哥倫比亞大學、東京大學、慕尼黑大學、倫斯勒理工學院、紐約大學、北海道大學、鄧迪大學、愛爾蘭圣三一學院等。
就業單位:中國航天科工運載技術研究院、京東方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農業銀行總行、中興通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聯合網絡通信有限公司等。